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环球观天下!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医药行业估值回归正常水平 新药研发等细分领域存投资机会

3月29日-31日,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医药创新和投资大会在苏州召开。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医药创新投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在会议期间接受媒体群访时表示,医药行业估值已回归到正常水平,2023年医疗需求已恢复,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开始稳健增长。底层技术的持续增长、创新和医疗改革的深入,给整个医疗创新市场带来新机会,尤其是新药研发、器械诊断服务、数字服务、免疫等领域依然存在大量机会。

资金仍非常充沛

梁颕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一二级医药市场都感受到一定的压力,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的频率、IPO数量都有所下降。原因主要有两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是新冠大流行,让医疗健康行业潜力加速释放。全球对于生物医药技术的增长前景非常乐观,大量资金涌入医疗健康领域,企业估值水涨船高。在此期间,部分医药企业上市后盈利能力和研发进展不足,出现破发、估值回调的现象。由于市场情绪的传导,一些基本面较好的企业也面临着估值回调的问题。

二是中国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仍有待提升。我国基础研发能力相对薄弱,药物研发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如扎堆研发PD-1,导致同类靶点同质化研究,产品和在研的管线非常重复。在医保谈判、药品集采常态化大背景下,同质化竞争一定会给企业估值和定价带来影响。

梁颕宇称,过去一年,医疗健康整体投资节奏放缓,投资行业很多同行都在“躺平”,并非表明市场没钱,其实市场的资金仍非常充沛。只是很多投资机构持观望状态,投资决策变得更为谨慎。不过,伴随市场的回调,今年以来市场信心和投资者出手的节奏都有所增强。

进入新一轮关键发展期

在此背景下,企业应该怎么做?梁颕宇建议,企业应做好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准备,至少在未来两、三年,甚至三、四年要具备良好的现金流。同时,投资机构也会对企业模式可行性、产品竞争壁垒、未来盈利确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和预期。想要在当下获得融资的企业,需要看企业内在的经营和价值,用技术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提升企业价值和竞争力。对于有收入的企业,建议加大研发和人才储备,在核心范围内做更多更好地探索,打开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化布局,为企业长期的发展积累力量。

梁颕宇表示,总体来说,中国药企近年越来越重视研发创新,研发投入不断增长。但如何加强基础创新能力,同时在新药品商业化和生命周期管理方面,也需要更加系统化地去规划和平衡。

梁颕宇称,目前来看,市场正在逐渐回归理性,整个生物医药产业估值也已回归。同时,各种支持政策正在出台,底层技术不断突破,全球大变局和供应链也在发生很多变化。可以说,国内创新药产业已经进入新一轮关键发展期。

开始寻求差异化竞争

梁颕宇表示,通过观察,在政策指引、医保降价等压力下,其实中国创新药企业也开始寻找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一是创新靶点前移,分子试剂差异化越来越成为趋势。启明创投投资企业的目标非常明确,即随着更多创新药的出现,价格是比较可负担和友好的,这不仅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病人都可以受惠。

二是技术平台差异化。目前有不少企业利用AI技术来发现药物的靶点、实验室的自动化等,例如英矽智能与非常多的大药企合作,开发药物的速度和质量都颠覆了以往的认知。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还是很看好科技和医疗相结合的模式。

在梁颕宇看来,2022年是迈向整合的一年,医疗健康行业开始从规模化向提质增效演进,企业估值逐渐回归理性,而投资机构的投资阶段也在前移。对好的投资不断追加,这也能确保企业更有抗风险能力。

梁颕宇表示,2023年,底层技术创新能力取得突飞猛进发展。医疗创新领域和其他科技领域的跨界协同合作,也是启明创投关注的方向。比如从分析式AI到生成式AI,会给医疗辅助诊断、发现药物靶点带来改变。以及半导体技术合成的DNA,实验室的自动化,脑科学与脑机接口领域等。近两年,启明创投在这些不同领域也投了很多新项目。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董安琪

温馨提示: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