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夜光丸,是我国中药史上用于治疗肝肾亏虚、虚火上扰所致眼病的著名方药。最初它叫“夜光丸”,早在元代(公元1326年)所出的《瑞竹堂经验方》一书中即有载,后在明代(公元1644年)成书的《审视瑶函》中又有收载,在当代多版药典或成方制剂手册等书中亦有记述。
石斛夜光丸的组成有25味之多,包括天冬、麦冬、石斛、地黄、熟地黄、枸杞子、肉苁蓉、菟丝子、五味子、牛膝、人参、山药、茯苓、甘草、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黄连、决明子、菊花、川芎、防风等。其中,石斛、天冬、麦冬、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以清虚热;熟地黄、枸杞子、肉苁蓉、菟丝子、五味子、牛膝补益肝肾,益精血而明目;人参、山药、茯苓、甘草补脾胃而益气,以助气血之生化;水牛角、羚羊角、黄连、决明子清热泻火、凉血明目;菊花、蒺藜、川芎、防风活血行气、疏风明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界定其功效主治为: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用于治疗肝肾两亏、阴虚火旺、内障目暗、视物昏花。
本药配伍有三大特点:一是补泻同施、标本兼顾,以补虚治本为主;二是心、肝、脾、肺、肾五脏并补,尤以滋补肝肾为主,而且在补阴药中配以温阳之药,滋养药中配以收敛固涩之品,以达阳中求阴、精血同固,补益之力更强;三是清热与发散合方,既清肝火,又散风热,由此使内外之热得以平息。临床医家均视本方为治疗肝肾不足所致内眼疾患的常用方剂,以瞳神散大、视物昏花,或老年内障、腰膝酸软、舌红少苔等为主要症状表现。按方或按药服用后,即使夜晚亦可目视精明,故以“夜光丸”成名,喻意本药具有良好的明目之效。因方中用有养胃阴益肾水的石斛,故后世又将其改名为石斛夜光丸。
“内障”眼疾,狭义上讲,专指瞳神生翳障,主要病变部位在晶状体;广义内障则泛指瞳神疾病及其后一切眼内组织的病变。现代临床上,该药常用于治疗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炎、脉络膜炎等眼科疾患,以及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病等中医辨证属肝肾不足、虚热内扰者。
该药剂型多为蜜丸,如为大蜜丸,每丸9克,1次1丸,1日2次;如为小蜜丸,每丸1.5克,1次9克,1日2次;水蜜丸,每袋6克,1次6克,1日2次。如今又研究开发了颗粒剂,每袋2.5克,1次1袋,1日2次。临床上亦有直接开方,由药房配药后,煎煮成汤剂来服用的。
使用时要注意:1.本方药专为肝肾阴虚目疾所设,如系肝经风热、肝火上炎所致的实证不宜用;2.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甚至便溏腹泻者应慎用;3.孕妇、儿童不宜用;4.白内障所导致的视力下降严重者不宜再用,应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