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一种皮肤的炎症反应,常伴有明显瘙痒,多发于手部、肘窝、小腿、膝盖窝、足部等处,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呈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盖鳞屑。中医认为,湿疹是湿邪过盛导致的。湿邪分为内湿和外湿。内湿主要由于脾胃不能运化造成,外湿由于外界环境潮湿而波及到人体。湿邪的特点是重浊而黏腻,流动性差,所以发病位置固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治疗湿疹,燥湿为原则,就是说用一些性燥的药物把湿邪化掉。可尝试此洗浴方:取艾叶15克、苦参60克、明矾50克、川椒15克、荆芥15克,水煎,先熏后洗患处,每天2次,每次15~20分钟,7天为一个疗程。方中,艾叶味苦辛,性温,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的作用。《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见它有很好的温阳作用,阳气充足则能驱散湿邪,即用它的温热之性把湿气烘干。苦参是一味苦寒的药物,能够清热燥湿、杀虫,常用于热痢、便血、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等病症。《本草正义》记载:“苦参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杀湿热所生之虫,较之芩、连力量益烈”。古人认为皮肤瘙痒和湿热生虫有关,由于苦参味苦能够燥湿,性寒可以清热,所以对湿热之邪有很好的清理作用,并且能杀虫止痒。苦参和艾叶一寒一热,既能清除湿热,也能清除寒湿,治疗范围广泛。二者的寒热之性部分抵消,使药性更加平和,人体更容易接受。川椒是常用的调味品,《本草纲目》记载它能“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荆芥也是辛温的药物,属于风药。古人说风能胜湿,是因为湿邪属于气机凝滞,而风药可以使气机运行起来,使湿邪失去存在的条件。明矾味酸涩,性寒,可以收涩而燥湿。艾叶、川椒、荆芥等药物都是辛温发散的,以明矾监制,可以避免气机发散太过。
几味药配合,寒温结合、收散结合,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所以对湿疹有一定效果。当然,如果湿疹过于顽固,仅靠外洗未必能解决问题,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口服药物,内外兼治疗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