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2年,北京市就实施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当时,社区居委会、农村村委会给各家各户都发放了小型分类垃圾桶。7年过去了,北京的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如何呢?近日,《生命时报》记者走访北京市多个社区,进行了调查。
目前,北京已有多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位于朝阳区朝阳路的金台里小区采用的是“负责人分类”的方式。小区设“垃圾分类指导员”一职,负责将居民所扔的混杂垃圾粗略分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每人每天大概要处理300~400斤垃圾。小区还设有“监督员”,监督指导员工作。
位于高碑店北路的白领家园小区也有两名“指导员”,他们每天在小区内巡逻,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如果正好遇到居民投放垃圾,就进行现场“教学”。他们还在厨余垃圾桶上方设置了醒目的公告牌,告知居民如何投放。居民将分好类的厨余垃圾拿到投放点,会有工作人员现场称重、打分,每公斤厨余垃圾可获得10个绿色积分,积分可按1:1的比例去兑换物品,还能参与季度性抽奖活动。小区内的大型电子屏上全天滚动播放“白领家园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告知书”,包括投放时间、投放点、积分返还等信息。小区还设置大件垃圾投放点和堆肥箱,产生的活性肥料免费提供给居民。
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进,智能垃圾分类设备作为新事物,出现在多个试点小区。白领家园小区的智能垃圾分类设备颜色鲜艳,按照“塑料瓶”“金属”“纸张”“玻璃”等类别分为4个自带称重功能的回收箱,居民通过扫二维码或刷脸后,按照屏幕上的提示投入可回收垃圾后,便可自动结算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建国门街道在外交部街33号院投放了6个智能垃圾桶,可以进行人脸、指纹识别,还可刷积分卡。“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试点区崇外街道新怡家园社区,也启用了智能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设备。相关负责人介绍,“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别配有一个容量为240升的垃圾桶,当垃圾桶容量达到上限时,警示灯会亮起,提示居民不要再投放。同时,后台监控人员会及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清运。每天下班之前,工作人员也会对垃圾桶进行检查,如果容量满载或即将满载,会进行换桶。两个垃圾箱底部都装有称重装置,居民每次投放垃圾都能积分,以便换取礼品。社区居民介绍,一卷纸70分、垃圾袋100分、盐120分、陶瓷刀150分,5公斤大米则需要1000分……记者估算,投40个塑料瓶就能换一袋盐,价值三四块钱;300多个瓶子差不多能换10斤大米。
试点工作虽然进行得不错,但部分远郊区的垃圾分类还不到位。在丰台区王佐镇东王佐村,记者看到,村里只有两个固定垃圾投放点,没有垃圾箱,装满垃圾的袋子散乱堆放在街边。街面上两处雨水井是村民倾倒污水的地方,水井周围有残留的厨余垃圾。居民表示:“都是晚上把垃圾扔到街边的垃圾堆,早上会有垃圾车拉走。”
相比之下,顺义区马坡镇的衙门村较为整洁,但垃圾投放与东王佐村类似:未经分类,混合丢弃到投放点。
在市区的崇文门东大街社区,每个单元门口都设有分类垃圾桶,附近还立有垃圾分类指示牌,标有“垃圾分类你能行!”“可腐烂垃圾投入绿桶”“垃圾袋、其他垃圾投黑桶”等标语,并公示了垃圾分类管理的负责机构以及上月度的垃圾投放量。但是小区居民表示,“一兜扔”的情况较普遍。片区环卫工人告诉记者,他们在清理垃圾时会把纸箱、矿泉水瓶、旧衣物等分类归置,其他则等待垃圾清运车处理。
作为最早进行垃圾分类立法的城市之一,北京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宣传教育和示范推广。今年,《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已经初步形成,7月,北京市城管委主任孙新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修订的条例不光对单位,也将对个人明确垃圾分类责任。届时,不分类就是违法,北京将进入垃圾强制分类时代。